导航菜单
首页 >  丁真 考研  > 如何看待最近由于丁真所带来的官方发声?

如何看待最近由于丁真所带来的官方发声?

谢邀。暂时不去考虑丁真与其他事件的关联,仅说丁真火了之后产生的问题。

目前知乎热榜排名第一的问题就是实际上就可以看做官媒“迷惑操作”。首先直接点名《中国青年报》

为什么点名,因为他是正儿八经的央媒,别有人还在质疑12371的权威性吧,质疑的拨通这个电话聊聊什么叫权威

说回正题,在整个“丁真事件”中,地方政府的宣传其实没错,为了旅游业的发展蛮。随后官媒介入大面积宣传,遭到不少人的反感。这个不少答主已经说的很详细,我之前的答案也一直提及,不再赘述。我们可以发现,丁真最初火的那段时间,反对声音是几乎没有,只有在官媒大规模宣传后,互联网才大部分出现反对声音。也就是说,大家真正反对的就是官媒这一波“无脑捧”操作。这个时候,便出现了所谓“危机”。

一般来说,出现危机后,大众普遍有这么几种心态:

第一,相信媒体报道,不相信当事组织言论,情绪激动;

第二,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有罪推定;

第三,渴望新信息,追逐新信息,认为新的就是真的;

第四,以偏概全,全盘怀疑,全面否定。

对于媒体也好还是当事人甚至是背后的推手也罢。这个时候处理危机公关方式最妥善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事件本身的责任人或者引发“危机”的问题,承担相应责任。

不管当事组织有没有责任,责任轻还是责任重。宣布承担责任,是组织作为社会一员,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也是组织化解危机的最佳选择,能有效快速平服公众激动的心情,免除危机进一步激化的危险,为解决危机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从近期反应的情况来看,舆论一直有意无意往男女性别问题上带。我姑且算作官媒想以此为突破口,转移大众注意力,以此分担他们危机公关的热度。这不乏是一种延缓危机暴发的方式。但请注意,官媒“无脑捧”丁真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大众大面积地去批评“郭楠”问题后,会遭到替他们反感,进而扩大这个问题。

就目前来看,网络上所进行的“男性同胞选美”风波,就可以看做问题扩大的一种体现。这个的时候,官媒又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了,有多种方式供他选择:

一,完全不做声,冷战式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十分漫长,对当事人/群体伤害也比较大。就本事件而言,丁真、“郭楠”甚至女性都是当事群体,且需要对舆论持有一定把握。

二、采取果断措施,标本兼治,完全指出问题。这个需要对舆论持有较强把握,且需要自身有一定定力,就目前情况来看,官媒还没有这打算。

三、再找一个目标/事件,继续转移矛盾。在多次转移的情况下大众关注重点会转移,这对于事件本身组织而言并不需要对舆论有多少把关,使得关注“丁真事件”的人会逐渐减少。

但需要说明,这个依旧是治标不治本的方式,在舆论转向到“做题家”后,这一个群体,又会产生比较大的抵触心理。更为关键的此前用来转移矛盾的“郭楠”与“做题家”,这两大群体不仅有重合部分,并且现在还处于考研时刻,属于敏感群体。这就好像一根火柴直接丢进火药桶,造成的震撼程度可以想象。

多说一点,这些年《环球时报》这类媒体在网上不断发声尤其是为国家发声,让不少媒体机构认为自己权威性可以主导舆论走向,但真正的舆论不是一个人的声音,而是社会大众的一种集合。这是媒体机构需要了解的本质。您说对吧 @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